·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最新更新
 
·交通部:今年中秋节视同国庆高速路
·浅谈“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理解与
·交通事故处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发生后损害赔偿项目详细列
·苏州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如何
·保险公司对驾驶员无证驾驶应承担交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获通过 明确“精神
·乡政府行政违法 企业家申请500万国
·公路管理所为保路限通行 无奈停运司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国
信息推荐
 
·交通事故发生后损害赔偿项目详细列表
·苏州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计算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日评定标准
·试析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
·关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案中相关责任主体问
·一般人身损害案件的赔偿项目及标准
·小学生砸伤同学 学校未完全履行管理义务担责2
·黄碧连诉集美大学及周华平校园伤害案
·一起学生伤害事故的判决书
·学生上房顶晾衣致残 学校擅搭违章建筑赔偿
热点信息
 

·没有任何信息
位置:首页 >> 损害赔偿
 位置: 昆山律师网 >> 损害赔偿律师网 >> 精神损害 >>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字号 】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7-9-20   阅览:

法释〔1998〕26号
1993年我院印发《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来,各地
 人民法院在审理名誉权案件中,又提出一些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现解释如
 下:
一、问:名誉权案件如何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
 答: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
 地,可以认定为侵权结果发生地。
 二、问: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
 登来信或者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以及机关、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事业
 单位分发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其他一定范围内的一般内部刊物和内部资料所载
 内容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的
 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
 不予受理。
 机关、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分发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其他一
 定范围内的内部刊物和内部资料,所载内容引起名誉权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
 受理。
 三、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是否
 受理?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四、问: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依职权对其管理的人员
 作出的结论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对其管理的人员作出的结论
 或者处理决定,当事人以其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
 受理。
 五、问:因检举、控告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公民依法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他人以检举、
 控告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借检举、
 控告之名侮辱、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损害,当事人以其名誉权受到侵害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六、问:新闻单位报道国家机关的公开的文书和职权行为引起的名誉权纠
 纷,是否认定为构成侵权?
 答: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
 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
 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
 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七、问: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
 两种情况:(一)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
 人名誉权。(二)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
 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致使他人名誉受
 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八、问:因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爱滋病等病
 情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擅自公开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爱
 滋病等病情,致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患者名誉权。
 医疗卫生单位向患者或其家属通报病情,不应当认定为侵害患者名誉权。
 九、问: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
 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
 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
 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
 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权;主要内
 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十、问:因名誉权受到侵害使生产、经营、销售遭受损失予以赔偿的范围
 和数额如何确定?
 答:因名誉权受到侵害使生产、经营、销售遭受损失予以赔偿的范围和数
 额,可以按照确因侵权而造成客户退货、解除合同等损失程度来适当确定。
 十一、问:名誉权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交织在一起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审
 理?  答:名誉权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交织在一起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当事人自
 己选择的请求予以审理。发生适用数种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可以合并审理的合并审
 理;不能合并审理的,可以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分享到:
上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一条: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相关信息

法律咨询:叶怀静主任律师
联系电话∶ 13914965048 传真 0512-50103172 邮编 215300
邮箱∶yelawyer@126.com
地址∶昆山市前进东路898号帝景大厦1502-1505室(点击看地图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
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